10月25日,央行發布全國31省市小額貸款公司(下稱“小貸公司”)最新統計數據。較前一季度,全國小貸公司的貸款余額為9287.99億元,環比增長0.51%,進入2019年以來,該項數據首次
呈現上揚態勢。專家們告訴新京報記者,環比小幅上漲屬正常現象,但小貸行業生存環境仍比較嚴峻。場景化是小貸行業未來所在,而監管機構推動中的《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將是關注重點。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全國小貸公司的貸款余額為9287.99億元,行業從業人數為8.31萬人,機構數量為7680家。
在貸款余額方面,本季度全國小貸行業較截至6月末的9240.81億元,上升了47.18億元;較截至3月末的9272.21億元,上升了15.78億元。進入2019年以來,這是該項數據首次呈現上揚的發展態勢。
而本季度全國小貸行業從業人數與機構數量等兩項數據,沒有出現任何反彈,持續了以往的下降趨勢。
本季度較前一季,全國小貸公司的從業人數下降了0.17萬人,但仍然守住了8萬從業人員的關口。
較前一季,全國小額貸款公司機構數量下降了117家,環比下降1.51%;而較去年同期的8332家,則同比下降7.83%。
小貸行業洗牌進行時
今年以來,包括安徽省、吉林省、河南省在內的多地都開啟了針對小貸公司的清理整頓工作。
5月4日,安徽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會同省市場監管局、安徽銀保監局,加強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等“七類”機構監管及市場準入審核,取消6家小額貸款公司業務資格。4月22日,
吉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表示,集中清退228家嚴重違法違規小貸公司。1月8日晚間,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一連發布6則公告,取消18家小貸公司試點資格。
9月29日,銀保監會、央行發布《2019年中國普惠金融發展報告》(下稱《普惠金融報告》)曾指出,由于運營資金規模過小,可覆蓋的客戶過少,難以實現規模經濟效益。為了快速實現高收
益,小貸公司往往不重視對草根客戶的開發、維護和服務,不重視培育小貸機構自身的商業模式,往往偏離“小額、分散”之路,步入簡單粗放的類銀行模式,把“大客戶”和“富人”作為
目標,直接與商業銀行開展競爭,但其資金成本、利率水平和風險管控能力又無法同商業銀行相比。
來自北京市小貸行業協會官網披露,9月18日在協會方舉辦的2019年度北京地區小貸從業人員培訓活動中,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郝剛也曾指出,小貸公司現在普遍依賴抵押業務,
和銀行等金融機構業務存在同質化現象。
而事實上,全國小貸行業數據下滑的態勢,連續已有幾年時間。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一季度末至2019年一季度末的近3年時間,全國范圍內小貸公司數量曾減少了900家,減幅為10%。
同時,一些小貸公司的經營狀況并不客觀。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一季度時,33家掛牌新三板的小貸公司曾有13家凈利潤出現下滑,10家出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步下滑。
專家:小貸生存環境仍比較嚴峻,貸款余額本季度小幅上升屬正常現象
據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會聯席主席兼院長貝多廣介紹,全國目前有7000余家小貸公司,實際仍在運營的數量要更少,“有的公司工商注冊還在,但已經沒有什么業務了。小貸公司的生存
環境還是比較嚴峻的,他們的放貸主要依靠資本金”。
但是,在本季度央行小貸行業數據方面,貸款余額出現小幅回升。西南財經大學普惠金融與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文認為主要原因包括兩點。
“一是,從去年開始,全國各地的P2P網貸機構嚴格執行三降,同時,大量的P2P出現暴雷或者清盤,等于說是‘讓出’了一些市場空間。而這些出現的市場空間,有些小貸公司開始做了填補
。二是,小貸公司事實上屬于區域性金融機構,接受地方政府的金融監管。各地也是響應中央的號召,支持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幫扶和信貸的投放。合規經營發展的小貸公司作為服務農
村金融、小微企業重要參與者,在最近兩年還是享受到了一些相關政策的支持。”陳文具體解釋道。
本季度貸款余額上的小幅回升,在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車寧看來,更多體現為一種比較正常的波動。但他同時也認為,整體而言,消費市場的成長處于上升的
通道,與之相伴的零售金融業務也是一個增長的趨勢。
“本身,貸款余額上升幅度并不是太大”,另據金融科技專欄作家、資深觀察人士畢研廣介紹,“第三季度,是我們通常認為的一個金融流動黃金期。對于一家以放款為主業的公司來說,第
四季度是回款最多的時期。能夠體現一家機構對外放款規模增量的時間段,則集中在第三季度。因此,在本季度小貸行業出現貸款余額小幅上升,這是比較正常的。”
小貸行業從業人數在今年一季度時降至8.72萬人、破9萬人關口,但是最新出爐的本季度數據顯示,小貸行業從業人數雖然持續下降,并沒有突破8萬人關口。對此,畢研廣認為,數據反映出
市場的一種心理,小貸行業仍具有其存在價值和意義。
陳文也注意到,近年來小貸公司出現所謂的“使命漂移說”,一些小貸公司開始偏離“小額分散”貸款原則,做起與銀行相類似的客群業務。
而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據陳文的解釋,“‘小額、分散’信貸原則有一個問題,即收益如何覆蓋成本,純信貸的風險維度比較高。基本上,小貸公司只能用自有資金來放貸,他們配比的銀
行等機構資金的量相對比較少,而一般監管允許小貸公司杠桿率為1.5倍。但是大量小貸公司1.5倍的杠桿也沒有辦法充分利用,因為銀行不愿意與其合作。這類的小貸公司只能使用一些游離
在灰色領域、類似于私募債這類的融資工具。這樣下來,他們的融資成本是在兩位數的。”
除了融資成本外,“小貸公司后期的維護運營成本、人力投入都是比較大的,維持年化24%的貸款利率水平,一些純信貸業務的小貸公司他們的收益和成本沒法打平,尤其是在當前小微企業信
用風險提升的情況下。”因此,陳文從避險的角度來看,認為小貸公司這種“使命漂移說”是有其存在的基礎。
對于小貸行業,陳文認為,目前需要關注的是央行推動中《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下稱《條例》)。同時,據《普惠金融報告》披露,監督方將繼續推動《條例》的盡快出臺,為相關工作開展提供法律保障。
“《條例》中,小貸公司將是重點提及的機構。目前在法律上,小貸公司并沒有完全定義為金融機構,他們的身份比較模糊,包括他們的融資渠道也是比較窄的。”陳文從小貸公司的融資渠
道方面認為,未來《條例》的下發,對于小貸行業降低融資成本,將是一個利好。
關于小貸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車寧認為在于場景化,“線上進一步向線下切入、線上與線下更加融合。技術上,前期比較粗獷的數據驅動,將轉向更加注重數據安全的創新,滿足監管對數
據安全的要求,這種創新才能夠商業化。”
畢研廣同樣把場景化視為小貸公司未來的出路所在。“小貸公司與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相比,過去最明確的優勢在于放貸速度比較快。未來小貸行業回歸小額分散的本質,小貸公司可以利用
很多場景去完成針對個人、小微企業的大零售轉型。場景化將是小貸公司未來的優勢所在。”
載設備數量以及規模,動力裝置的功率等,都不能用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標普遍標準進行設計裝載,畢竟我們不能用第三代主戰坦克的設計要求去衡量一款第二代主戰坦克的車體,所以,其綜合戰斗能力肯